在全球化資訊社會中,各國企業及政府機關為減少人力、物力、財力之投資,追求行政效能以實現便民、利民之目標,無不相繼採用電腦資訊化作業。我國身處國際社會中,不能自外於時代潮流,同樣必須利用電腦及網際網路提供創新服務或改善業務效率。惟在便利、快速的前提下,如何防止國家機密外洩、網路犯罪以及不良言論散播,已經成為攸關國家安全之重要議題。
有鑑於此,為統籌並加速我國資訊通訊安全基礎建設,以強化資通訊安全能力,國家安全會議於89年5月奉 總統指示研提「建立我國通資訊基礎建設安全機制」建議書,經 總統於89年8月30日核定並轉送行政院規劃辦理,行政院於89年9月起經12次召集各部會研討相關規劃作業,於90年1月第2718次院會核定通過第一期資通安全機制計畫,並成立行政院「國家資通安全會報」(以下簡稱本會報)積極推動我國資通安全基礎建設工作。
94年至105年,行政院賡續推動「建立我國通資訊基礎設施安全機制計畫(94年至97年)」、「國家資通訊安全發展方案(98年至101年)」及「國家資通訊安全發展方案(102年至105年)」,在中央各部會、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共同努力之下,已逐步達成「建立整體資安防護體系、健全資安防護能力」之階段性目標。
近年來,數位經濟帶動產業朝跨世代、跨境、跨領域、 跨虛實等趨勢發展,促使全球產業格局翻轉,加上隨著數位經濟與物聯網(Internet of Things, IoT)時代的來臨,為建構完善的產業生態體系(ecosystem)及加速產業創新與優化產業結構,以及配合資安及國安政策方向,下一階段國家資通安全發展方案之推動,需從資通安全的角度,確保數位國家的安全,爰此行政院國家資通安全會報提出「國家資通安全發展方案(106-109年)」,以「打造安全可信賴的數位國家」為願景,並以「建構國家資安聯防體系,提升整體資安防護機制, 強化資安自主產業發展」為目標,擬具四項推動策略,分別從「完備資安基礎環境」、「建構國家資安 聯防體系」、「推升資安產業自主能量」及「孕育優質資安菁英人才」等四個面向著手,透過前瞻、宏觀的視野,提出國家級的資通安全上位政策,以因應我國特殊的政經情勢及全球複雜多元的資通訊變革,並作為國家推動資安防護策略與計畫之重要依據。